少时的郑少秋未走父亲眼中读书的“正途”,却对表演情有独钟,16岁便投考演艺培训班。
1963年开始,郑少秋先后考入大喜、同文、南国(邵氏)训练班。其间,郑少秋曾师从良鸣(时任香港话剧团长)学习表演。
1967年,郑少秋代表尖沙咀街坊福利会参加香港话剧比赛,以主演的话剧《手足情深》获得“最佳男主角奖”。同年主演第一部电影《黑煞星》正式出道。
1970年,郑少秋进入TVB,先是主持《弦韵寄心声》音乐节目,并在《欢乐今宵》节目中演出。
1971年,参演个人第一部电视剧《冷暖亲情》获TVB“最有前途新人银奖”,同年被《华侨晚报》观众票选为第一届“十大电视明星”奖。同年发行首张粤语专辑《爱人结婚了》。
1973年,TVB拍摄首部彩色长剧《烟雨蒙蒙》,郑少秋出演男主角“何书桓”,并演唱同名主题曲,开创香港电视主题曲的先河。
1974年,郑少秋获十大电视明星奖。
1976年6月28日,TVB开拍首部金庸武侠名作《书剑恩仇录》,郑少秋饰演“陈家洛、乾隆、福康安”三个角色。
1978年,郑少秋主演《倚天屠龙记》,饰演张无忌,金庸先生题字赠予郑少秋:“荧屏侠士,飒飒英风,家洛无忌,入人梦中。”;同年,参演的电视剧《幻海奇情》播出。
1979年,郑少秋临危授命接拍楚留香。该剧于1982年引进台湾,创70%的台湾最高收视纪录,郑少秋因此被评为台湾十大明星。
1980年,嘉禾邀请郑少秋主演电影《名剑》。
1981年,郑少秋与赵雅芝合作《飞鹰》,创84%的华语电视收视纪录。
1982年9月30日,主演的电影《御猫三戏锦毛鼠》上映,在片中饰演展昭。
1984年,郑少秋在香港红馆举行首场个人演唱会。郑少秋的多张唱片获香港“白金唱片奖”或“金唱片奖”,其中《倚天屠龙记》、《誓要入刀山》、《楚留香》、《轮流转》、《做人爱自由》等歌曲入选年度“香港十大中文金曲”。
1991年,郑少秋主演的《戏说乾隆》在内地播放,获第11届金鹰奖优秀合拍片奖,该剧不仅让内地观众认识了郑少秋,也开了内地“戏说历史剧”的先河。同年在《大时代》中饰演性格极端的“丁蟹”。
1993年以后,郑少秋陆续为TVB拍摄《笑看风云》、《天地男儿》、《新上海滩》等多部大制作长剧,这些剧集在内地多次播放。
1995年4月30日,主演的《香帅传奇》播出,郑少秋再次出演“楚留香”,该剧成为1995年台湾收视冠军。
1996年3月,在红馆举行一连四场《娱乐天皇郑少秋演唱会》。
1997年9月30日,主演的电视剧《江湖奇侠传》播出,在剧中饰演雍正胤禛。
2002年,参演的电视剧《流星蝴蝶剑》播出,饰演孙玉伯。
2004年至2006年,郑少秋先后为TVB拍摄电视剧《血荐轩辕》、《楚汉骄雄》、《潮爆大状》等;同年,主演的电视剧《清明上河图》播出。
2005年,主演的电视剧《御用闲人》播出,在剧中饰演高升。
一个个潇洒的转身、清雅的微笑是郑少秋留给观众经典的回忆。在草莽英雄、悲情侠客横行荧屏的时候,他却以一个温文尔雅的古装形象,满足了观众心中的江湖情结。从陈家洛到乾隆,从张无忌到楚留香,郑少秋的江湖世界中,文韬武略代替了荷枪实弹,潇洒飘逸代替了血雨腥风。随剑而舞的侠客眼中,永远流转着出世的潇洒和入世的柔情。